曾经为找农机、寻技术而“跑断腿”的湖北竹溪县茶农,如今只需一个电话,专业服务队一小时内就能上门,24小时服务到位。这一转变得益于该县探索构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破解了小农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不划算”的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ScreenShot_2025-11-13_163926_512.png


竹溪县依托秦巴山区农业资源优势,紧扣国家政策导向,创新构建“1+5+3+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以“县—乡—村—企—户”五级联动为核心的服务网络,包括1个县级中心、5个重点产业辐射区、3个智慧优选平台和310个基层服务节点。该体系聚焦茶叶等特色产业,推动服务从单点零散向全链条集成升级,力争实现服务覆盖40%以上农户,亩均生产成本降低20%以上,带动2000农户户均增收20%。

在实践中,竹溪县逐步扭转了茶农“单打独斗”的局面。以曾家寨服务队为例,该队于2024年3月引入专业团队带教,推广“机械采收+标准化管护”模式。队长沈璠介绍,本地散工机采大茶鲜叶成本为每斤8毛,而专业团队仅需4毛,还能保障每天3万斤的稳定加工供应。茶农赵军一家从过去人工日采40斤提升至机械日采500多斤,收入成倍增长,同时带动35名本地农户就业,高峰期日增收达300元。

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是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针对以往服务价格混乱、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竹溪县编制《农业社会化服务价格手册》,明确机械修剪、无人机施肥等服务价格与标准,并依托“竹溪商城”小程序建立“平台调度+标准管控+质量追溯”闭环管理体系。

该县社会化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负责人郭琦凡表示,系统可根据农户需求自动匹配最优服务队,作业过程实时上传影像资料,服务完成后农户扫码评价,满意度低于80分的队伍将暂停接单并重新培训。目前,全年服务满意度已达92%,较2024年提升15%。

企业主导的专业服务队在推动产业标准化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服务队拥有75名固定队员,去年服务3000户茶农,鲜叶优质率提升20%,茶农亩均增收2300元;竹溪灵芽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服务队为全县近5万亩茶园提供统一标准服务,通过“社会化服务+基地+农户”模式,有效解决生产标准不一、技术落地难等问题。

竹溪县委书记许庆一在近期召开的十堰市秋冬农业生产暨社会化服务现场会上表示,今年全县茶叶产业通过社会化服务实现亩均增收2000元。目前,竹溪县已基本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全覆盖,正持续完善五级联动机制,将服务深度融入茶产业各环节,推动“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愿景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