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ScreenShot_2025-10-14_171632_486.png


人民生活更加向优。各方面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有力稳定就业基本盘。202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总量7.34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73亿人,比2020年末增加1074万人;2021—2024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年末值稳定在5.1%—5.5%之间。经济向好、就业稳定有效促进了居民收入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3.2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4.1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5.5%,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从2020年的37.1辆增加到2024年的51.2辆。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25年7月,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0.71亿人、2.46亿人、3.01亿人,比2020年末分别增加0.72亿人、0.29亿人、0.3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都在95%以上。

各项社会事业更加繁荣。基础教育普及水平稳居世界中上,2024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2.0%、95.9%、92.0%,比2020年分别提高6.8、0.7、0.8个百分点,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健康中国建设稳步推进,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1.9%,比2020年提高8.7个百分点。公共文化体系日益健全,2024年末全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达到7046个,比2020年末增长21.7%;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活跃读者1.1亿人,增长9.8%。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2024年文化产品出口额超9000亿元,比2020年增长40%以上。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互促共进,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国体育场地面积突破40亿平方米,比2020年增加11.3亿平方米。

详见:中共国家统计局党组文章《“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